來汕頭嗎?
晨起,在老城茶樓聽潮劇咿呀,午后,于內海灣畔探討科創項目,夜幕降臨時,一碗牛肉粿條的騰騰熱氣與實驗室的燈火一同照亮前路,節假日,還能騎著小電驢繞一圈南澳最美環島公路,感受夏日的微風。
當前,廣東迅速掀起“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熱潮,全國英才的目光聚焦這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謀求發展機遇。南海之濱的汕頭也向古都的青年才俊發出誠摯邀約——在這里,煙火氣與創新力有一種奇妙融合,或許也是當代青年向往的一種詩與遠方。
文化磁力:工夫茶中感受潮汕煙火氣
鮀城的街頭巷尾有一股煙火氣。
這種煙火氣,是108名英歌舞者揮槌演繹梁山好漢的豪邁氣勢,是在“營老爺”巡游中觸摸到的千年宗族文化,是在老城茶樓聽著潮劇咿呀,是咬一口熱騰騰的紅桃粿感受傳統節慶的溫度。
這種煙火氣,是這座美食孤島中靠海吃海、“不時不食”的飲食哲學,是街頭巷尾早已滲入城市肌理的工夫茶香,是美食街生腌攤的“毒藥”鮮味讓食客甘愿排隊到深夜,是在人氣高漲的龍眼南路中嘗一口牛肉火鍋的滿足感。
這種煙火氣,是南澳島粉紅海豚躍出水面的瞬間,是啟航廣場燈塔下拍出一張宮崎駿風的文藝照,是在輪渡上看日落將海面染成碎金。
選擇在一座城工作,便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汕頭的煙火氣,正悄然散發著吸引人留下來的獨特“磁力”。
城市配套:生活幸福感明顯提升
在汕頭,慢步休憩完也能快步出發。
4月,世界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單洞雙線高鐵海底隧道——汕汕高鐵(汕尾至汕頭南段)汕頭灣海底隧道成功貫通。此外,汕頭高鐵站新站房、粵東城際鐵路“一環一射線”、廣澳港疏港鐵路、漳汕鐵路、京灶大橋等逐步繪就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未來,從汕頭出發,15分鐘上高速、半小時通達汕潮揭都市圈、2小時直抵粵港澳大灣區、廈漳泉、贛南等地區主要城市。
近年來,汕頭教育、醫療、文化、商貿“四個高地”的建設成果日益凸顯,潮師智庫和潮醫智庫兩大平臺匯聚知名專家共同發力,汕頭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等知名院校和多家“三甲醫院”展現過硬的城市教育醫療實力,萬象城、萬象匯、萬達廣場、蘇寧廣場等一批大型商業綜合體點燃城市經濟,讓市民的生活幸福感得到明顯提升。
“我們既要人才與產業‘專業對口’,更要生活與精神‘同頻共振’。”——這是來自汕頭的承諾。

政策引力:“三好”標準搭建人才港灣
當然,除了文化磁力,汕頭還有政策引力。汕頭正誠意滿滿,以好政策、好平臺、好生態的“三好”標準搭建人才港灣。
城市服務提速增效的好政策可見誠意。汕頭實行政務服務“三免”“好差評”“周六不打烊”制度,市級綜合服務大廳政務服務事項全部一窗受理,企業設立登記“即來即辦”,連續4年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居粵東粵西粵北城市首位。
巨頭產業發展的好平臺可見誠意。這里既有全國規模最大的玩具產業帶和紡織服裝基地,也有粵東首個跨境電商海外倉和淘寶全球購平臺;既坐擁國際海纜登陸站的數字基建優勢,還有國家高新區、綜合保稅區、華僑試驗區等國家級功能平臺;此外,深汕協同創新科技園加快建設,城市創新土壤日漸肥沃。
走在創新前沿的好生態可見誠意。汕頭率先實施全省首部跨境電商促進條例,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中國(汕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園區、汕頭科學城項目、南澳科學會議品牌、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構筑科創優越生態,讓創客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對高精尖人才的渴求,推動汕頭全力加快博士博士后工作平臺建設,打造區域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孵化公共服務平臺,構筑“覆蓋全市、上下貫通、專員服務、高效辦理”的人才服務新模式。來汕追夢者,手握一張“人才金鳳卡”,即享18類47項的專屬公共服務。
文 | 記者 蟻璐雅
▲此文章圖文來源:羊城派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