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編者按:體育賽事,遠非單純的競技場,更是驅動城市能級躍升的強力引擎。“辦賽就是辦城市”,這一理念在經濟第一大省廣東有著生動詮釋。今年,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推出《粵動21城—廣東體育性格圖鑒》系列報道,深度剖析廣東21個地市獨特的體育性格,聚焦各地如何借力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契機,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
南方財經記者譚硯文 實習生練行 潮州報道
潮州之名,取自“在潮之洲,潮水往復”。這座地臨南海的粵東城市,不僅坐擁1700余年歷史,還有“全國圍棋之鄉”的美譽。
圍棋,正在成為潮州的一張城市名片。這張名片的鮮活,源于潮州對“老棋魂”的新發展。一方面,將年輕人才和師資力量“請進來”,年均超2萬名青少年參與圍棋學習;另一方面,全國圍棋錦標賽等大型賽事相繼落地,讓潮州文化隨著圍棋“走出去”。
棋道的“謀局”思維,同樣照進了潮州的產業發展。對于“一瓷二茶三食品”的傳統產業,潮州用智造賦能為其煥發新生,更借深潮協作的外生動力,讓“制造業當家”的底氣更足。在新興產業的賽道,潮州更勇于落子,推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成為新增長極。
潮水流轉,棋局常新。從圍棋的新活力到產業的新布局,潮州既守住了歷史根脈,也打開產業新生。當千年古城與時代新機相遇,潮州展現的,是一座城市以對傳統的敬畏、對未來的篤定,下好屬于自己的發展大棋。
圍棋,是中華民族發明的迄今最久遠、最復雜的智力博弈活動之一。擁有1700余年歷史的潮州,有著與圍棋一脈相承的城市“性格”——既有崇文重教的深厚底蘊,更有長遠布局的沉穩韌性。
圍棋在潮州落地生根,要從三個重要的年份說起。1986年,潮州市圍棋協會成立,幾位潮州圍棋事業領頭人在此拓荒播種,通過培訓推廣、開展比賽、引進人才,掀起圍棋文化交流的熱潮。2000年,潮州開展“棋苗工程”,挖掘和弘揚象棋、圍棋和國際象棋的“三棋”文化內涵。2014年,中國圍棋協會授予潮州為“全國圍棋之鄉”,這也是廣東第一個獲此稱號的地方城市。
圍棋雖屬傳統運動,但潮州的發展思路卻帶著新意。
潮州的新意,首先體現在圍棋人才的培養機制上。潮州市圍棋協會圍棋教練張澍椿向南方財經記者分析,潮州不僅有完善師資培訓體系,著力培養本土優秀棋師,還注重留住年輕優秀教師,為師資隊伍注入新活力。
“00后”潮州棋手翁翊軻,便是加入潮州圍棋的新生力量代表。他自5歲就與圍棋結緣,曾獲得潮州市青少年圍棋賽小學、初高中組及市運會圍棋賽各年齡組近20次冠軍。在2023年全國圍棋定段賽上,他獲得第22名,晉升業余7段。
如今,翁翊軻加入燕嶺棋院擔任圍棋教練,他接受南方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潮州學習圍棋,不僅讓我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提升了邏輯思維和專注力,以及接受挫折、在逆境中尋找轉機的堅韌品格。如今潮州圍棋氛圍越發濃厚,越來越多的孩子走進圍棋世界。”
在人才培養體系下,每年有超2萬名青少年參加圍棋普及學習。在省青少年錦標賽總團體名次的爭奪戰中,潮州青少年隊連續6次獲得團體冠軍,并長期保持在前3位置,潮州組隊參加全國圍棋之鄉聯賽,連續3次獲得總決賽前3名。
除了提升人才水平,潮州的新意,更落在圍棋與城市發展的融合。以圍棋為城市名片,既“請進來”匯聚優秀圍棋人才,又“走出去”傳播潮州文化。
近年來,潮州承辦國家級、省級大型賽事活動,包括2012年的全國圍棋錦標賽、2014年全國少年兒童圍棋錦標賽、2017年中國城市少年圍棋賽、2018年全國中小學生圍棋錦標賽,同時先后承辦了8屆廣東省青少年圍棋錦標賽。
“我們的目光不僅聚焦于潮州本地的傳統賽事,更致力于挖掘地域文旅資源、塑造特色體育品牌、舉辦高品質體育活動。”潮州市圍棋協會相關負責人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全國圍棋之鄉”作為潮州的一張城市名片,對于潮州圍棋“走出去”“請進來”發揮著重要的底蘊價值,期望在第十五屆全運會舉辦的機遇之下,能提升潮州的全國知名度,推動城市在商業、旅游、文化等方面的發展。
正如潮州發展圍棋講究布局有法、落子求新,其產業發展也延續著同樣的邏輯,在制造業的厚實家底里,藏著“守底色、開新局”的堅守與韌性。
“一瓷二茶三食品”是潮州的傳統產業。其中,陶瓷產業是潮州的支柱產業,更是潮州推動老產業向新而行的“先手棋”。
對于傳統陶瓷業而言,高能耗、低附加值是產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近年來,潮州市以“智造賦能”為發展方向,推動陶瓷產業全鏈條轉型,其中第一步棋,便是自主創新。
以衛生瓷為例,潮州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衛生陶瓷生產基地之一,擁有注冊衛浴陶瓷市場主體近1500家。然而,潮州雖有完備的傳統陶瓷產業基礎與集群,但智能化、數字化水平不足。
瞄準這一短板,本地企業通過自主研發破局,2024年初,廣東歐美特科技有限公司捕捉輕智能馬桶市場機會,聯合主板供應商開發出配備小巧遙控器、實時溫度屏等功能的“爆款”產品,去年上市后月均銷量超3000套。
除了打造“爆款”,還有企業通過科技賦能提產能,潮安區廣東非凡實業有限公司投入近2億元建成智能制造馬桶一體化與機器人應用項目,原本靠人力完成的高強度、高風險環節,如今基本被自動化設備取代。
目前,以古巷、楓溪、鳳塘為核心的衛浴陶瓷產業集群已形成研發設計、智能制造、跨境電商一體化發展格局。2024年,潮州市衛浴產業規上產值突破580億元,產品出口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智能生產線覆蓋率超65%。
今年9月,潮州印發《潮州市智能衛浴產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智能制造水平顯著提升,規上企業數字化覆蓋率達80%的目標,釋放出潮州推動智能制造升級的明確信號。
產業轉型既要自主創新的內生動力,也要善用區域協同的外生助力,深圳對潮州智能衛浴產業的對口幫扶,正是這盤“產業新棋”的第二步關鍵落子。
?2023年?,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潮州指揮部正式入駐潮州市。《三年行動方案》也提出,在行動方案期間,深圳對口幫扶自2026年起每年安排不少于600萬元資金,支持智能衛浴產業。今年4月,“深潮智能衛浴產業協同發展聯盟”成立,整合深圳、潮州兩地70余家企業和機構資源,打造“深圳標準—潮州智造—全球市場”產業鏈條。
在深潮幫扶下,深圳依托資本、科技與市場優勢,潮州則發揮制造業基礎與產能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走出了一條從制造基地到智造高地的協作路徑。
不止陶瓷產業,潮州的茶、食品等傳統產業也在向新發展,在新質生產力引領下,潮州茶產業近三年產值年均增速超過20%,2024年實現總產值88.98億元,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38.9%。在食品方面,2024年潮州市規上食品企業實現總產值174.99億元,增長10.2%,其中,潮安區擁有“優大強”食品企業10家,高新技術企業16家,專精特新企業10家。
在傳統產業煥新的同時,潮州也在推動新興產業發展。2025年潮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新興產業倍增,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健康等新興產業。
在生物醫藥與健康領域,凱普生物的布局是典型樣本。今年4月,位于潮州大嶺山產業園的凱普醫學科學園生產基地正式落成。凱普生物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財經記者,該基地將打造核酸分子全產業鏈條,日常可滿足常規檢測試劑年產5000萬人份,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更可快速切換至應急模式,年產能提升至1億人份,為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聚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凱普醫學科學園生產基地的落地,是潮州加速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的一個例證。除此之外,以光伏用超細鎢合金絲等為代表的前沿新材料產業、以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正逐步壯大潮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版圖,為潮州堅持制造業當家、發展先進制造業提供強有力支撐。
從傳統產業的智能轉型,到新興產業的破圈生長,潮州的產業發展如一盤布局精妙的棋局,既守好了制造業當家的底蘊,又激活了新興產業的發展動能,在創新之路上越走越遠。
這種布局有法、落子求新的智慧,正如翁翊軻對圍棋的理解:“圍棋是自由的,可以通過手中的黑白棋子,去排兵布陣,去大展宏圖,為了勝利竭盡全力。”
![]() |
![]() |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