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9月15日電 汕頭大學區域國別與華僑華人研究院近日在老撾開展第四個國別口述歷史采集工程,記錄多位潮籍杰出華僑華人的故事,以此加深對老撾華人社群的文化與貢獻的理解。
汕頭大學區域國別與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鄭慕強帶領團隊近距離訪談并記錄多位老撾華僑華人的奮斗故事。鄭慕強院長表示,老撾潮籍僑胞的歷史是一部有待聆聽的檔案。本項目細致記錄老撾潮籍僑胞跨越山河、異國打拼的創業歷程,及其家族傳承、融入住在國社會、回饋桑梓等篇章。

圖為汕頭大學團隊對寮都公學校長林俊雄進行訪談。 (鄭慕強供圖)
汕頭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松表示,每一次訪談都是在打撈散落的歷史記憶。口述史不僅為學術研究積累素材,更為中老兩國的民間友好歷史留下最真摯、最鮮活的民間見證。
除訪談外,調研團隊還走訪了多個標志性地點。在寮都公學觸摸老撾華文教育的歷史脈搏;在永珍善堂體悟守望相助的同胞情誼;在華助中心見證超越地域的慈善精神;在潮州會館與中華理事會感受僑團的時代擔當。通過此次田野實踐,同學們將課堂所學與僑社現實緊密結合。團隊成員鄭銳彬、陳思彤、張春暉稱:“與前輩僑領的親切交流,讓我們對‘愛國、愛鄉、愛家人’的潮僑精神有了更為立體和深刻的理解,這是一次觸動心靈的學術之旅。”
此次調研所采集的成果將進行系統梳理并歸入口述歷史檔案,最終編纂為專著《老撾潮籍華僑華人口述史》。老撾中國總商會副會長姚勇擔任該研究項目總顧問。(完)
▲此文章圖文來源:中國僑網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