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廣州9月5日電(記者洪澤華、霍思穎、仇清漪)在廣東汕頭的潮南區兩英鎮,高架橋下籃球拍打地面的節律和年輕人的歡呼此起彼伏。這片橋下空間如今修葺一新,成為備受市民歡迎的健身場地。
“這里有高架橋遮擋,沒什么太陽,環境也好,離家不算很遠,我們經常過來鍛煉。”張同學說,每個星期都要和朋友約在這里打上幾場籃球。
隨著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日益臨近,全民健身熱潮持續升溫。地方政府“趁熱打鐵”,將合適的空地改造成運動場地供市民使用。
汕頭市潮南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體育股負責人謝慧禎說,該區將一萬余平方米的高架橋下空間改造成1個標準籃球場、2個羽毛球場及多個健身與休閑區域,并配有45套健身器材。
“近年來,潮南區不斷豐富群眾的活動空間,在村、社區的可利用空間中建設了35個公營公建的足球場。”她說。
在日益高漲的文體氛圍中,企業也捕捉到機遇,以創新驅動生產,借“體育熱”贏得市場。
走進汕頭市澄海區魔域文化有限公司,高精度數控機床控制著機械臂,精準切割浸潤在油液中的金屬件。公司總經理陳永煌說,魔方是立體結構,在高速轉動中要減輕顛簸感,需要高精度模具的支持。
“公司打造的精密模具車間,產品誤差可控制在0.005毫米左右。因為精度較高、手感好,許多消費者愿意選擇我們的產品。”陳永煌說,目前中國制造的魔方已占全球產量的95%,我們公司產量約占行業三成。
同樣作為汕頭特色傳統產業的紡織服裝業,也在積極擁抱體育帶來的轉型機遇。在廣東圣達安實業有限公司的工廠里,排列整齊的緯編機、整經機正高速運轉。公司業務經理鄭堅浩說,公司研發的春夏款面料具有速干和冰涼感的特點,適合制作運動衣褲,目前月產量可達8噸。
圣達安公司的經編織物產量居全國前列。“我們引進了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系統,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產能較常規紡絲設備提高了30%,能耗下降了15%。”鄭堅浩說。
文體帶動市場,產業呼應活力。這樣的正向循環,正在汕頭更多場景生動上演。
在南澳硬虎戶外運動營地,賽車飛馳在520米長的國際標準賽道上。不遠處的停機坪停放著整裝待發的觀景直升機。營地負責人許越翀說,項目將賽車和低空觀光結合,增強了體驗吸引力,“最高峰單日接待超3000人次,發車680輛次,營業一直持續到晚上。”
今年11月,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行,汕頭南澳將承辦競技體育組沖浪比賽。南澳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表示,暑期已經有大量游客嘗試沖浪運動,本地將持續優化環境、提升服務,助力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
視頻記者:仇清漪、霍思穎、洪澤華
▲此文章圖文來源:新華社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