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在廣東省潮州市廣濟橋舉行的“潮州婚紗秀”活動上,模特身著精致的潮繡婚紗禮服,展現潮州傳統工藝與現代婚服融合之美。
陳宏文攝
柏斯特時裝有限公司展廳,鄭劍波在整理禮服。
黃春生攝
設計、打板、釘珠、車花、裁割、車縫、補珠、查驗……在繡娘們行云流水的飛針走線中,在縫紉機的“噠噠”聲中,歷經20多道工序,一件件繁復精致的婚紗禮服終于完工,即將從廣東潮州發往全球各地。
潮州婚紗禮服,以蘊含歷史悠久的潮繡傳統工藝和國際時尚元素而飲譽中外。作為“中國婚紗禮服名城”,潮州已成為國內主要的婚紗禮服生產基地和貿易出口聚集地。據統計,潮州年產婚紗禮服近2000萬件,90%以上用于出口,暢銷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潮繡巧思融設計
在潮州市柏斯特時裝有限公司的車間里,繡娘丁曉蕓正對著設計圖比對珠片位置,把鉆腳小心翼翼地按進預先繡好的網紗褶皺里——她正在給一件魚尾晚禮服的拖尾鑲上細碎的水晶。這家公司的展廳,還陳列著演員、歌手、主持人穿著過的高級定制禮服樣品。
在西方,18歲成年禮或畢業典禮那天,女孩們會穿上禮服,在親人的陪伴下出席盛會。“像這樣的禮服,單個訂單可能多達幾百件,在歐美市場零售價最高可達1000多美元。”該公司董事長鄭劍波說。
據潮州市商務局統計,潮州婚紗晚禮服9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銷往歐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逐步拓展南非、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是國內主要的婚紗晚禮服生產基地和出口聚集地。
潮州婚紗禮服的背后,承載著千年的潮繡文化。當外商帶著西方設計圖紙初探潮州,驚嘆于這里深藏的針線傳奇,并被其征服。
鄭劍波點明了其獨特價值:“潮州繡娘的珠繡工藝可以做到珠片、鉆石、珍珠隨意組合排列,使得婚紗上面的花紋更加靈動,這是許多地區難以企及的。”這種工藝需要繡娘多年乃至十數年的潛心磨煉,成為了潮州婚紗禮服的獨特優勢。產業鼎盛時,20萬從業者支撐起全球婚紗禮服60%的出口產量。
產業的長興,也離不開企業對潮繡工藝的執著。
“潮州的婚紗晚禮服在設計和加工方面也具有獨特的創新性。”絲綢之路國際時裝周組委會主席、亞洲模特協會中國委員會主席王浩天如此評價,潮州設計師們將現代審美理念和設計元素融入傳統潮繡技藝中,創作出更具時尚感和個性化的婚紗晚禮服。潮州婚紗禮服企業還注重開發新的材料和工藝,如使用新型絲線、引入機器輔助等,以提高生產效率和創作質量。
幾十年來,潮州婚紗禮服企業在堅守傳統的同時,積極與國際時尚接軌,融合國際潮流,構建多元風格體系。據介紹,針對不同市場需求,企業會靈活調整設計,比如為中東客戶增加亮片珠繡設計,根據拉美客戶膚色與骨架特征優化版型和顏色,讓每一件禮服都擁有獨特的競爭力。
全球市場獲青睞
在廣東簡繹服飾有限公司,車間里縫紉機聲此起彼伏,這里正忙著趕制發往海外的訂單和明年的樣品。公司負責人蔡彪告訴記者,“最近我們經常接到海外客戶的郵件,讓我們盡快發貨,有位客戶一天郵件就連著發了3封,凌晨還緊急開了視頻會議。”
以美國為例,美國新娘多提前數月籌備婚禮并購買婚紗,對交貨質量、貨期穩定性和時效性要求極高;7到8月要舉辦各大婚紗行業博覽會,需求量非常大。蔡彪翻開了這幾個月和客戶的郵件往來,從2月開始,郵件越來越密集。郵件的另一端,一位70多歲的美國客戶史蒂夫,這幾個月密集下了不少訂單。
廣東國色婚紗禮服有限公司也積極應對海外市場變化。負責人詹健鵬透露,在完成美國客戶8000件新款婚紗禮服訂單的同時,還在趕制歐洲、拉美、中東等地區訂單。當記者問起是否會擔心客戶外流時,許多企業負責人都樂觀地表示,“不擔心,我們的婚紗禮服是難以被替代的。”
為什么難以替代?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韓永輝指出,“婚紗是季節性極強的商品,從美國婚紗博覽會發布新設計,到生產運輸的60—90天周期,中國產業鏈與市場需求精準咬合,其他地區短期內難以復制這種穩定性。”
婚紗禮服制作工藝十分精細,如珠繡,珠子角度、花瓣走向偏差等都會影響成品效果。蔡彪介紹,東南亞生產商制作類似工藝的衣服不僅耗時翻倍,工藝細致程度也遠不及潮州。潮州市服裝行業協會會長許惜香說,“潮州有完整的原材料供應體系,行業內各類原輔材料包括絲綢、底布、蕾絲、珠子,在潮州都能及時獲取。”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副會長、潮州市服裝行業協會執行會長盧偉星道出了潮州婚紗禮服行業的優勢:憑借精湛成熟的繡工與獨具特色的釘珠等傳統技藝,以及穩定高效的供應鏈支撐,潮州婚紗禮服獲得了一定的定價話語權。
產業升級進行時
作為“中國婚紗禮服名城”,潮州的婚紗禮服產業曾長期依賴代工貼牌的“跑量”模式,如今正經歷一場從“制造”到“創造”、從“產品出口”到“文化輸出”的轉變。
鄭劍波介紹,過去,當地企業多以OEM(代工生產)為主,靠批量生產賺取微薄利潤。但是形勢變化太快,想要獲得長久發展,還是需要打造自營品牌,向原創設計制造(ODM)轉型。
勞動力斷層讓產業根基承壓。潮州市明珠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漢順觀察到:“車間里年輕人越來越少,珠繡等非遺技藝面臨傳承危機。”
壓力之下,轉型成為必然。潮州市以“工業強市”戰略為引領,打出政策“組合拳”:設立專項資金扶持企業升級,組織參加廣交會、香港時裝節等展會,引導企業布局跨境電商。2024年,當地機構服務的“9710”服裝類目跨境電商出口額超5400萬元,累計完成海關跨境電商企業備案的服裝行業生產型企業14家,線上渠道成為突圍新路徑。
企業也在主動求變。柏斯特公司通過跨境電商打響自主品牌,聘請長期合作的外國設計師,將中國文化的內斂與哥特式、巴洛克元素融合,以潮州珠繡技藝為骨,形成“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產品品質得到顯著提升。
“以前客戶帶設計師來,現在多數訂單由我們自主設計。”見證行業變遷的盧偉星說。
潮州婚紗企業還將古城文化、潮繡等非遺技藝融入設計,讓產品成為文化載體。在一些研學培訓班里,學生們親手制作融合傳統技藝的婚紗,這種“婚慶+研學”的創新模式,讓傳統潮州刺繡工藝煥發新生。
從代工車間的縫紉機聲,到跨境電商的數據流;從客戶指定的設計圖紙,到融合非遺的原創作品……潮州婚紗禮服產業的轉型,是傳統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攀登的縮影。未來,潮州將結合國際服裝市場趨勢,推動傳統產業向時尚產業、綠色產業轉變,以設計驅動產業創新,以時尚引領文化新潮流,以工藝體現文化魅力。
“我們要讓‘中國婚紗禮服名城’的招牌,既亮在制造實力上,更亮在文化魅力上。”盧偉星說。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
![]() |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